August 7, 2017
May 8, 2017
January 3, 2017
October 4, 2016
July 26, 2016
February 1, 2016
January 5, 2016
December 18, 2015
December 4, 2015
November 20, 2015
Recent Posts
值得推介
孩子最佳的導師永遠都是父母(1)
September 21, 2015
|
孩子最佳的導師永遠都是父母,故如果父母有能力和時在家中訓練和培育,這的確是一大喜訊。很多父母常說「孩子是要給別人教的」,其實只要父母付得起代價和採用得合宜,無論在質和量都可以有好的成效。
若要預備親身教導小孩子,父母就必須做好一些準備功夫,除實際的教學材料外,我認為父母的態度和性格反而是最重要。很多父母最終選擇放棄都是因看得不夠遠和預備自己不足。父母的耐性和減少過份及過急的期望是十分重要;若太注重孩子有沒有好的回應,反而這會演變成雙方肩負的壓力,而成果亦會減弱。
外國已有很多專業人仕採用 home study 的方式,在家中自行教自己的孩子。在性格的塑造及成續方面也有好的表現。這是值得大家去了解一下。
我們必須明白越幼年的孩子的學習能力是越强,皆因大腦自出世仍不斷發育,腦細胞已在6歲前生長完成,並且6歲前的腦波保持在Beta階段,並且是直覺式吸收,故此幼年是最佳的學習時期,但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要在6歲前學好。
不過語言就必須把握孩子幼年期便開始,因越早給腦皮層有相當的刺激,孩子對語言方面的敏銳性就會越好,有助將來發展。
其實,幼兒在早年發展雙語言或上是沒有問題的。正如在馬來西亞、越南等等的地方,他們同時間操多種語言是一件普通的事,只在乎我們的生活可否提供到適當的環境,供幼兒學習及適應。若父母其中一位懂英語的話,那麼父母可以預先協商,由一方固定與孩子以英語溝通,而另一方則繼續以廣東話與孩子對話。父母在語言上的角色要鮮明,不能隨便對換。
這樣便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個既固定而又持續性的訓練環境,而不到多月,孩子慢慢便適應下來,雙語能力便慢慢建立起來。
這是為何孩子進入國際學校後,不到多月便大大提升他們對英語的敏銳性。最重要其實是要有合適的環境。父母若懂得的話,父母絕對是孩子的語言教師。

Archive
Home
Up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