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佳的導師永遠都是父母,故如果父母有能力和時在家中訓練和培育,這的確是一大喜訊。很多父母常說「孩子是要給別人教的」,其實只要父母付得起代價和採用得合宜,無論在質和量都可以有好的成效。
若要預備親身教導小孩子,父母就必須做好一些準備功夫,除實際的教學材料外,我認為父母的態度和性格反而是最重要。很多父母最終選擇放棄都是因看得不夠遠和預備自己不足。父母的耐性和減少過份及過急的期望是十分重要;若太注重孩子有沒有好的回應,反而這會演變成雙方肩負的壓力,而成果亦會減弱。
外國已有很多專業人仕採用 home study 的方式,在家中自行教自己的孩子。在性格的塑造及成續方面也有好的表現。這是值得大家去了解一下。
我們必須明白越幼年的孩子的學習能力是越强,皆因大腦自出世仍不斷發育,腦細胞已在6歲前生長完成,並且6歲前的腦波保持在Beta階段,並且是直覺式吸收,故此幼年是最佳的學習時期,但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要在6歲前學好。
不過語言就必須把握孩子幼年期便開始,因越早給腦皮層有相當的刺激,孩子對語言方面的敏銳性就會越好,有助將來發展。
其實,幼兒在早年發展雙語言或上是沒有問題的。正如在馬來西亞、越南等等的地方,他們同時間操多種語言是一件普通的事,只在乎我們的生活可否提供到適當的環境,供幼兒學習及適應。若父母其中一位懂英語的話,那麼父母可以預先協商,由一方固定與孩子以英語溝通,而另一方則繼續以廣東話與孩子對話。父母在語言上的角色要鮮明,不能隨便對換。
這樣便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個既固定而又持續性的訓練環境,而不到多月,孩子慢慢便適應下來,雙語能力便慢慢建立起來。
這是為何孩子進入國際學校後,不到多月便大大提升他們對英語的敏銳性。最重要其實是要有合適的環境。父母若懂得的話,父母絕對是孩子的語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