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September 25, 2015
|
無論父母花上多少金錢在孩子的學業、補習、興趣活動、衣著或旅遊見識上,若不加上父母的參與、身教、鼓勵、管教、溝通了解,這些都不能用得其所。父母為孩子做的任何事和計劃,若焦點只聚焦在結果而不是過程及成長上,所得的成效就容易過於表面和膚淺,更甚者會出現反效果。
在過去很多時都聽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入讀名校,而逼使孩子和父母自己一同聚焦於孩子的學分和在學校的表現上。即使孩子吃得過這艱苦的求學階段,父母又可否有這種的能耐陪伴孩子面對往後的日子?父母又可否保證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力量面對困難和挫敗?父母又可否保證自己的孩子能夠在關要時刻自主地作...
September 23, 2015
|
若然被問及以上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識得認為性格最為重要。但不是很多家長能夠說出培育孩子性格的妙藥良方。讀書成績可以用分數或級別來衡量,但性格的好與不好又可以用什麼觀察出來?
始終性格實屬抽象性的概念,而有些人認為孩子不學壞,用功讀書就是好了;有些人則認為孩子肯聽父母的說話就是好了;有些父母則認為孩子識得為別人設想就是好孩子了!
各人有各自的感點和看法,但無論他們的焦點集中在那處,只要他們出意是為孩子著想,他們的看法和寄望都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對於一個將要活在世上數十年的孩子來說,是否單靠這些偏面的觀點就可反影出他們真正的需要和本質...
September 22, 2015
|
我們常聽見別人說:人生有不如意的事是十常八九,這意味著人生會有高高低低的境况出現。相信每一個人都不願意看到自己處於低處或陷於人生的谷底,但若真的發生的時候,我們怎樣去看這個現實?
股市起跌不是自然的因素所產生,而是100%人為所導致。無論是什麼經濟情况或有什麽突發性的消息出現,人總是按自己內心的想法而決定買或賣,再加上整體的羊群效應,時代性的波幅就隨之而生。當然固中必定涉及一些投資大户所作的抄賣活動,令情况更加明顯,但總是離不開這個基本概念。
同樣地,有好些人將自己 的不幸歸咎於自己的命運、上天的無情、別人的錯誤等。將事情的結果看成...
September 22, 2015
|
回想起大約十多年前,那時我剛巧遇上要轉工,而我先前一直都從事成衣採購的工作,並且有超過十年的管理階層的經驗。期間有一位熟識的朋友,他年幼時不甚進取並 且無心向學,但當他經歴人生數個十年後,他發現自己材疏學淺,而希望贖回過去所流失的光陰。
他決定以自學形式重拾書本,尋找不同的讀書技巧,讓自己能夠用 最短的時間及最輕鬆的方式,學習自己最想學的英文。雖然他稱不上什麼成功人士,但以他的背景,他能夠教導別人 (包括一些大學生) 怎樣掌握及認識英文,已經勝過很多人。
我想引述的並不是我這位朋友,只不過在當年巧遇他,他建議我找一門事業去發展,就是...
September 21, 2015
|
追趕巴士、苦悶地輪候交通工具、趕快地吃完一頓午餐... 這都是上班一族常見的情景。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接受這種生活方式,但不是很多人能夠跳出這框框... 無耐!
難怪早幾年前當「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出版後,連香港這個細少的文化城市也將之曾搶購一空。可見人們對一些崇高及美好的理念和轉變,懷著一種不可輕視的盼望。這亦解釋了人們不斷每日努力工作、為自己增值、投身於投資市場裡... 等等。
可是當我們著迷於這一切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變得這樣?有沒有辦法可為我們的下一代,放下手上忙過不停的工作一會兒而想一想呢?
香港過去是英國的殖民...
September 21, 2015
|
談及語言,我們要分開生字和句子。孩子還年幼時,父母誤會以為孩子未能明白我們所說的話,而刻意簡化成 “BB 語”, 亦即是重叠語,例如飲奶奶、吃飯飯等,盡量用短及簡化的字與幼年的孩子溝通。其實這是不對的。
若要談及向腦皮層有相當的刺激的話,越完整及越多的剌激才是需要。因此,我們必須在任何環境及場合都要用「完整句子」向孩子說話。
語言是一種抽象的事物,人被創造已存藏這種天賜機能去發展語言能力,我們就不用思索孩子能夠吸收和明白與否。
換句話說,基於向腦皮層有相當的刺激的原故,用完整的句子是必須的。最好的方法是在說話時加入相應的身體語言,增...
September 21, 2015
|
孩子最佳的導師永遠都是父母,故如果父母有能力和時在家中訓練和培育,這的確是一大喜訊。很多父母常說「孩子是要給別人教的」,其實只要父母付得起代價和採用得合宜,無論在質和量都可以有好的成效。
若要預備親身教導小孩子,父母就必須做好一些準備功夫,除實際的教學材料外,我認為父母的態度和性格反而是最重要。很多父母最終選擇放棄都是因看得不夠遠和預備自己不足。父母的耐性和減少過份及過急的期望是十分重要;若太注重孩子有沒有好的回應,反而這會演變成雙方肩負的壓力,而成果亦會減弱。
外國已有很多專業人仕採用 home study 的方式,在家中自行教自...
September 17, 2015
|
孩子做得慢,可以怎麼辦呢?
我們要明白不同的人 (包括孩子) 都先天和後天在性格上的不同,而市面上也有很多的書講及九類形人格等等,而性格的不同是我們每一個人所要面對的現實,並且要了解孩子是屬於哪一類的性格為主。
舉例説:所謂「第一類形人士」,做事就有衝勁及會喜歡快和果斷,而面對一些屬於「思想策略」形的人 (他們的特質是小心、細緻、思考) ,的碓會感到所有嘢都不像樣,因他們太慢太緻細了。兩者好像合不來,但如果能夠互相明白 (明白性格上的差異而補短助長) ,其合作是一個很好的伙伴。
父母要找出自己的孩子是因不專心...
August 7, 2017
May 8, 2017
January 3, 2017
October 4, 2016
July 26, 2016
February 1, 2016
January 5, 2016
December 18, 2015
近期的分享
最新分享
過去的分享
Home
Up
Creatreading Education
